“感谢你们在公正办案的同时,能考虑我们老百姓的实际情况,帮助我和邻居解开了心结。我一定改过自新,多学法……”9月3日下午,村民苏老汉拿着一面锦旗来到娄烦县检察院,不停地向检察官道谢。两个多月前,苏老汉一时冲动,往自家地里撒下禁用农药,致邻居家15只羊死亡。
高粱地里撒农药
事情要从这位老农的“护粮之举”说起。
今年6月,年逾七旬的苏老汉看着辛苦种植的高粱,担心会被牲畜糟蹋,情急之下便作出了一个错误决定。6月13日,他将被禁用农药甲拌磷撒在玉米粒、土豆块中,然后投放在自家高粱地里,想以此驱赶牲畜。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冲动行为竟酿成了严重后果。
当天下午,同村邻居大苏放羊至那片庄稼地时,羊群误食拌有农药的玉米粒和土豆块。当晚至次日上午,15只羊接连死亡。随即,苏老汉因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被立案侦查。
“我只是想保住庄稼,别被野猪糟蹋,还有放羊的人不要把羊带到地里,真没想到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我非常后悔……”案发后,苏老汉追悔莫及,自愿认罪认罚,与大苏就赔偿问题初步达成一致,取得了对方谅解。
田间地头寻真相
娄烦县检察院受理这起案件后,检察官审查发现,赔偿细节方面的在案证据无法完整闭合。为进一步还原案件真相,该院启动自行补充侦查。
检察官深入案发地,将履职办案的脚步迈向乡村田野,实地查看涉案高粱地和放羊户羊圈情况,询问知情村民,并邀请被害人到案发地现场指认,一步步核实相关情形。后经指认,检察官核实了嫌疑人苏老汉的赔偿情形,确保了案件证据链条完整。
“我们当时发生了一些争吵,后来他主动赔了钱,但我想着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就把钱退给他,一起协商着买了15只羊。我愿意原谅他……”在放羊的草地,大苏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今年8月上旬,案件移送审查起诉。结合案件具体情节,该院依法拟对苏老汉作不起诉处理。
听证普法防风险
“案件涉及农田防护与牲畜管理的矛盾,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彻底解开双方心结,从源头预防风险,助推乡村善治,检察机关决定将不起诉听证会搬到村民“家门口”,在米峪镇开展“流动听证”,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给当地老百姓带去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听证会上,检察官介绍了案件情况,阐述了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规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和拟作出不起诉决定的理由、依据,听取参会人员的意见。
“老人家确实是一时糊涂,两人又是一个村的,我们同意不起诉……”最终,经评议,大家一致认可检察机关拟作出的不起诉决定。
检察干警还开展案例巡讲活动和“拒绝滥用农药”法治微课。“种了这么多年庄稼,用农药都是靠经验,哪些农药被国家禁用也不太了解。今天看了视频、听了讲解,终于搞清楚了。”一位村民大爷说。
两份建议助治理
办案不只于结案,更要着眼于社会治理。
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官开展社会调查,通过走访农户、农药销售门店,询问村民、农药销售商,查看农药生产日期、批号、功能介绍和使用方法等,发现背后暴露出的问题更应被关注和解决。
为进一步延伸办案职能,推进社会综合治理,真正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娄烦县检察院在听证会上,向相关部门公开送达两份检察建议书。
一份建议书建议积极开展宣传,增强村民安全使用农药的意识,及时发现和化解邻里纠纷。另一份则是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对国家禁用农药的管控,安排农技人员进村下乡,开展农药使用指导和服务工作。
“检察建议不是一发了之。”娄烦县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将持续关注后续情况,强化与属地政府、行政机关的沟通联系,用“检察蓝”守护“田野绿”。
“小案”不小办,用心守民安。这场由农药引发的邻里风波,在检察干警的守护下,不仅得到了妥善解决,更在村民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奏响了和谐乡村幸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