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太原:血火王兴坪 忠魂护家园

抗战中的太原:血火王兴坪 忠魂护家园

发布日期:2025-08-27 来源:太原日报 浏览量:973

王兴坪惨案遗址(资料图片)

  1938年2月,齐世铭的东山抗日游击队被整编成714团独立营,在王兴坪村建立了根据地,积极开展抗日斗争。

  独立营在齐世铭的领导下,和日本鬼子展开英勇斗争。独立营打的第一仗是袭击到刘家河“清剿”的鬼子。这次战斗消灭了5名日本兵,活捉了28名伪军,缴获了全部武器。刘家河战斗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东山一带军民的抗日信心。之后独立营又在太原、盂县、寿阳、榆次等地频繁袭击日军,打据点、烧粮草、袭警署、除汉奸。驻太原日军司令秋津派联队长井全松本“清剿”几次效果甚微,不得已又采取招安收买的手段,派伪警察局长吴小能上山劝降。齐世铭、潘选才经过顿星云批准,决定将计就计,制造诈降事件。1938年5月25日在牛驼寨附近实施诈降,虽然齐世铭受了重伤,但一举击毙了日本特高课宪兵队队长野吉和伪警察局长吴小能。

  这一胜利也激怒了日军,敌酋秋津决心报复。1938年6月5日(农历五月初八),日军在井全、三冈的带领下,纠集1000多名日伪军对王兴坪村发动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凌晨,日伪军分三路包围了村庄,见人就杀,见房就烧,王兴坪瞬间血流成河,火光冲天。这是王兴坪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在这场惨案中,独立营副营长郑福光率留守的两个连奋起抵抗,在指挥战斗中壮烈牺牲,84名战士英勇殉国。村民也遭受了巨大损失,41人被杀害,100余人受伤,80余间房屋被烧毁,120余孔窑洞被捣毁。日军还将100多名村民用麻绳和铁丝拴住,押往他处。出村后被独立营解救和自救,大部分逃脱,但有13人被铁丝穿锁骨,生死未卜。

  在日寇屠村报复这天,王兴坪村涌现出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张兴盛舍子救军属。这场浩劫中,王兴坪村长张兴盛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大义。日军将村民逼到长畛道上跪成一排,用刺刀逼着张兴盛指认独立营营长齐世铭的妻子和女儿。日军威逼道:“只要指认出来,就放了你的儿子;否则,就把你的儿子带走。”张兴盛强忍悲痛,走到被日军用铁丝穿着锁骨、19岁儿子张小牛面前,对日军说:“他是我儿子,是良民。”随后,他一一指着跪着的乡亲,包括齐世铭的妻子和女儿,坚定地说:“良民,良民。”日军最终带走了张小牛和其他12名村民。张兴盛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押走,心如刀绞。事后,张兴盛含泪说:“这不算甚,看看那天牺牲了多少八路军,他们还不都是为了咱们老百姓?我儿子就算是当八路牺牲了!”他的舍子救军属之举,赢得了八路军和村民的敬仰。

  陈老太勇敢救伤员。两名重伤的独立营战士住在70多岁的陈奶奶家中。陈奶奶为掩护两名重伤的战士,装疯卖傻,将锅底灰抹在脸上,把屎粪洒满一院,坐在门口哇哇乱叫。鬼子真以为是个疯子,就没有进她家的院子。陈老太逼真的伪装,成功地骗过了日军,保护了子弟兵。

  粮站管理员机智保军粮。张九登和王迎喜是村长张兴盛安排的军粮保管员,王兴坪轩辕庙是独立营存放军粮的地方。6月5日凌晨,张九登和王迎喜突然听到枪响后判断鬼子进村了,机智地跑到轩辕庙门外,从外边锁死了庙门,又翻墙进去从里边把门插上。他们躲在一边,一步也不敢离开。鬼子到了轩辕庙,见庙门锁着,就没有砸门,只是对门开了几枪。他们二人机智地保护了独立营的一万多斤军粮。

  “五八惨案”后,王兴坪村满目疮痍,乡亲们陷入了无比悲痛之中。独立营暂时失去战斗力,被迫转移。日寇乘虚而入,鬼子小队长“白眉毛”隔三岔五到王兴坪骚扰。地下党员张玉章挺身而出,和村长张兴盛一道组织起村里的50多名年轻人,拿起独立营藏在村里的枪支,成立了王兴坪抗日自卫队。自卫队成立当天,张兴盛就派人和独立营联系。齐世铭、潘选才将自卫队改编为独立营特务连。特务连利用熟悉的地形,多次击退日军的骚扰,为乡亲们报仇雪恨。1938年农历九月十三,特务连在保卫家园的战斗中,击毙十几名日军,打出了王兴坪人民的威风。从此,鬼子小队长“白眉毛”再也不敢来犯。

  臧玉生(张有福、王润全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