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正日渐融入日常。我市一些社区常态化开展好书分享、图书漂流、阅读比赛等活动,或者推出扫码听书、阅读讲堂等服务,激发了人们的读书学习热情。世界读书日,带您感受社区的浓郁书香。
朝阳街社区:图书交换看
很多居民家,都有闲置的旧书。朝阳街社区定期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让旧书找到了新知己。
活动中,居民会将闲置图书带到社区活动室,社区工作人员根据书籍的适用年龄段和图书内容,分类编号后摆放在专门的“漂流书架”上。人们可自由取阅并登记,并与工作人员约定归还时间。
家住建材小区的李女士将几本历史书籍送到社区,并挑选了一套人物传记。她高兴地说:“这样的活动太棒了,大家的图书交换着看,让图书拥有更多使用价值。”
9岁的张诗研拿来了《昆虫日记》、10岁的王鑫瑞带来了《海底探险》……他们住在不同的小区,在这次图书漂流活动中,互换了书,还成了好朋友。
社区党委书记韩文君表示,活动开展一年来,很多之前互不认识的居民,结成了“书友”。
众纺路社区:扫码可听书
拿手机扫一扫,就能听书。这是众纺路社区推出的扫码听书服务,吸引了不少居民过来“打卡”。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有一面阅读墙,上面贴有几排“有声图书”标识的二维码。居民扫描后,便可进入云端阅读空间。这处“有声图书馆”,收录超过134万条声音、累计27万个小时的图书资源。既有《你不知道的长征》等历史读物,也有《四世同堂》《呼啸山庄》等经典文学,还有《妈妈讲故事》等少儿读物,可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网格员王蕊的讲解下,73岁的陈大爷学会了扫码听书。老人体验后说:“操作简单,听着方便,适合上了年纪且视力不好的老年人,以后我天天来。”
滨体社区:分享“读书经”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滨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层,传来琅琅读书声。居民围坐在一起,正兴致高昂地朗诵着《论语》。
这是社区与太原市外国语学校退休教师武文虎去年发起的“弦歌学堂”,每周日上午9时至11时开课。武老师采取金句接龙、古今辩论等方式,降低国学作品的门槛,让大家爱上阅读。
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今年,社区还建立了读书群,让喜欢阅读的居民们加入进来,大家每天在群里分享读书心得。社区党委书记李福林说:“社区积极创新阅读活动形式,比如为全职妈妈举办‘萤火共读社’,为孩子们举办亲子共读等,以此丰盈居民的精神生活。”
玉园南社区:阅读公开课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玉园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每周一次的阅读公开课准时开讲,这一期是诗词鉴赏。
家住安宁街89号院的王大娘,戴着老花镜,边听边做笔记。她说:“平时爱读诗,听专业老师讲解后,理解更深刻。”
31岁的赵娜是一名全职妈妈,每周如约而来,不仅自己学,还把一些“干货”说给上小学的儿子听,鼓励他多阅读。
社区负责人表示,每周一次课,一次一小时,课程也丰富,不光传递阅读技巧,还赏析经典作品。从去年10月份起,至今已举办了20余堂公开课,来的人越来越多,挺受欢迎。
十二院城社区:比谁会读书
十二院城社区每个月都会举办阅读比赛,为居民搭建了一个交流阅读心得、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
每月初,网格员张敬利会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本月阅读比赛的主题与相关书籍推荐清单,让居民根据兴趣去读。月底的比赛,设有读后感写作、现场演讲、经典诵读等环节。
大家站在舞台上,分享各自的阅读故事。对于表现出色的居民,社区会颁发荣誉证书和书籍作为奖品。
在其他社区,也持续推出各具特色的阅读活动或服务,带给居民潜移默化的熏陶。在书香的滋养中,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深度、厚度,全民阅读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