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刮风,楼上住户窗户玻璃因大风导致开裂坠落,从而造成五位业主车辆被砸受损。近日,小店区法院多元解纷中心成功调解了某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闫某之间的追偿权纠纷案件,调解成功之后形成示范案例,一并帮助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处理了另外四起尚未起诉到法院的案件,形成了“调解一起、化解一批”的效果。
五车被砸受损
2023年7月,张某等五位业主将车辆停放于小区内。当晚,被告闫某的窗户玻璃开裂后坠落,造成五位业主车辆被砸受损。经原告某物业公司与被告闫某以及五位业主多次沟通协商,闫某始终拒绝支付受损车辆维修费。
由于拖延时间较长,原告作为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无奈之下先行垫付了五位业主的维修费,经维修,原告垫付的维修费共计8万余元。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最终,原告以其中一名业主的维修费追偿为由,向小店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车辆维修费及利息,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
调解过程曲折
承办人将案件委托至小店法院多元解纷中心“刘大夫法诊室”调解员刘爱英进行处理。
最初的调解并不顺利。闫某认为,当时天气预报提示有大风,就有业主通知物业,建议在小区拉警戒线,但物业无动于衷、消极应对,第二天就发生了自己家窗户玻璃因大风导致开裂坠落而砸损车辆的事,物业有很大的责任,自己不同意出车辆修理费。第一次调解失败而终。
调解员刘爱英并不气馁,再次约双方来到多元解纷中心,被告闫某表示,自己没钱,该咋判咋判。鉴于此,调解无法继续,再次以失败告终。
第三次调解,刘爱英给被告闫某分析案情、释法说理,讲明利害关系,闫某改变了之前的强硬态度,同意赔偿,但不同意方案的赔偿数额,调解依旧未能成功。
刘爱英始终不放弃,她结合法理情,继续坚持做双方工作。时机成熟,第四次调解开始。这一次,原被告一致同意了调解方案,闫某同意支付物业管理公司垫付的汽车维修费用,并一次性履行完毕。拿到被告履行的款项后,原告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向被告出具收条,并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对于后续四起追偿权纠纷案件,被告表示以本案确定的责任比例为参考,主动履行,原告也不再继续起诉维权。
示范诉讼+集中调解
近年来,小店法院采取“示范诉讼+集中调解”的工作机制,化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涉企矛盾纠纷,对受理的批量案件进行归纳整理,梳理案件共性与个案特殊要素,选取其中一件或者几件具有典型性的案件作为示范性案例,优先排期进入诉讼程序或者先行调解,其余案件作为平行案件进行登记。
在示范性案例审理或者调解过程中,法院主动邀请批量案件的其他当事人参与旁听,让他们对结果有一定的合理预期判断,判决生效或者调解协议达成以后,召集其他平行案件当事人,以示范性案例作为参照,向他们详细讲解案件的法律依据和利害关系,促成其他案件快速调解,提高调解效率,助推系列案件及时化解。
小店法院通过“示范诉讼+集中调解”的机制,打造示范样本,以点带面,对类案进行指引,从而带动多案化解,更好地实现了纠纷风险预防、源头治理、协同化解,并且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案压力,达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