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才强警 育才聚才行动提升太原公安战斗力

坚持人才强警 育才聚才行动提升太原公安战斗力

发布日期:2024-10-30 来源:太原日报 浏览量:1047

  10月17日,刚刚被评为2024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的太原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张纬平,在山西财经大学为师生讲述了自己侦破全球虚拟货币盗窃案件的经历,引来阵阵掌声。这位“90后”数据警察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赛道上不断发力并接连取得新成绩。在他看来,这得益于太原公安开展的育才聚才行动部署。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从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使用四方面发力,积极为民警辅警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培育良田沃土,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形成与提升。

  明确“选”才标准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将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全过程、各环节,将政治审查列入第一审查内容,通过个人申报、专家评审、组织审定、确定公示程序,共选出市级公安人才511名。

  张纬平是其中一员。2023年,他开始担任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对策研究大队负责人。截至目前,他牵头破获数十起部督、省督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研判案件千余起,成功“画像”并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700余名,为群众追赃挽损近亿元。他主侦的案件,成为全国数据侦查的经典案例。

  同时,强化对2024年新入警员的政治理论培训与考核,教育引导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从警第一步。加强人才建设顶层设计,加强专业人才和特殊职位人才招录工作,动态开展特殊专业人才招录需求摸底,进一步明确了包括突击、狙击、排爆、网络安全、大数据、法医、特战、小语种等专业领域的特殊招录计划,按需设置招录职位。

  提升“育”才质量

  为进一步强化队伍素质,市公安局制定实施全市公安机关素质强警“新质工程”,出台关于建立全警能力素质提升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深化实战练兵、红蓝对抗等比武活动,累计组织培训1279场次,参训民警辅警近10万人次。

  良好的育才环境结出硕果。在公安部“论剑2024”比武中,市公安局参赛民警荣获全国“金融犯罪侦查领域场景化智能技战法”二等奖。此外,进一步强化了对外协作,与公安院校强强联手,开展课程共建、人才共育工作,并与兄弟单位共同制定素质强警交流合作方案,通过外借资源为队伍赋能增效。

  优化“管”才手段

  市公安局高度重视人才的科学管理,出台全市公安机关人才库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将市级公安人才分类、分科纳入专业储备库,建成包括公安基础类、公安专业类、警务技战术类的专家体系,择优推荐省级领军专家和省级高级人才。

  对于教官的管理,也出台专门管理办法,从全市各警种专业人才中评选186人入选市公安局教官库。科学使用教官库人才,组织开展业务送教、以才育才、梯次培育工作。组建市局心理健康团队,为基层一线、共建单位心理健康服务21场。

  今年以来,共制作实战课程22门,选派30余名教官为厅机关民警政治轮训班、全省入警培训班授课。

  树立“用”才导向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最终要以发挥人才作用作为根本任务。

  太原公安坚持“正向激励”,搭建“用才”平台,发挥人才引领工作效能。制定实施内部警力调配办法,畅通特殊专业人才选调及内部遴选机制,通过双向选择,36名专业人才找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对优秀人才集中表彰,积极营造“有为即有位”的用人环境。

  反诈中心民警张纬平及其团队在全国率先开辟虚拟币追踪打击新赛道,被公安部专家称赞为全国数据侦查典范,为我国警方赢得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作出突出贡献;网安支队民警赵焱入选中央政法委新媒体工作站和公安部网安局部级实战教官,多次受邀赴北京、天津等十省市专题授课;刑侦支队民警任飞及其团队连续攻克新型电子烟等系列检测难题,无偿转让检测地沟油、掺假肉等研究成果,实现其在全国的量产和实战应用,切实将新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成绩的背后,人才强警已成为警务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太原公安从体制机制入手,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让更多的人才施展才能,成为事业的主角,为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