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旅居老人深情告白:“太原景美 街净 人热情”

两位旅居老人深情告白:“太原景美 街净 人热情”

发布日期:2024-10-28 来源:太原晚报 浏览量:950

  开栏语

  并州古城,锦绣太原,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为了更好地讲述太原故事,展示太原形象,今起本报开设《太原朋友圈》专栏,向社会各界征集相关线索。无论您是“老太原”,还是外地客;无论您是在生活里,还是在旅途中,只要太原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城市发展、市井生活、特色美食等,对您有触动、有感动、有感悟,请与我们联系。让我们一起用文字、镜头,发现太原的美,记录太原的美,分享太原的美,为这座城市的“朋友圈”增添更多精彩元素!联系电话:(0351)8222318,电子邮箱:523092780@qq.com。

老人给网格员写的感谢信

  62岁的李少青、65岁的赵旭,退休后喜欢到处旅居。他们从杭州来到太原,暂住了一段时间。10月23日退房前,将一封感谢信交到晋机西社区网格员赵文婷手中。老人在太原逛了个遍,其间得到网格员的多次帮助,临走时恋恋不舍。信中说:“小住半个月,我们重新认识了太原,这座城市景美、街净、人热情。”

  感动

  年轻时,他们就喜欢旅游,先后去了不少城市。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兴趣从旅游变成了旅居。虽仅一字之差,却蕴含着截然不同的体验。在他们看来,前者,主要是赏景,匆匆而过,印象并不深刻。后者,要住下来,像生活在这里的人一样,逛菜市场、老街巷、城市公园,品味不一样的精彩。

  之所以选择太原,有3个原因。一是这座城市最近很火;二是李少青的侄女在太原科技大学读书,可以顺道过来见一下;三是赵旭15年前曾来过太原。

  10月10日抵达的头一天,老两口就收获了感动。他们在离学校较近的西兴苑小区寻找短租房,刚进小区,就碰到一名穿着红马甲的年轻人。对方见老人拖着行李箱,主动过来打招呼。老人这才知道,对方叫赵文婷,是晋机西社区的一名网格员,正在小区日常巡查。

  听说老人要租房,网格员笑着说:“别急,这里我熟,帮你们问问。”她马上打了个电话,“赵师傅,我是小赵,您家的空房子租出去了吗?”随后,又陪着老人去看了房。前后不到2个小时,老人找到了合意的房子。

  感受

  有了租房的接触,赵文婷和两位老人熟悉了,主动提出免费当“向导”,在工作之余带他们到处逛一逛。

  10月13日,周日,赵文婷清早开车接上老人,去了迎泽大街、太原古县城、钟楼街、太原植物园,逛完已是晚上8时许。老两口仍很有精神,意犹未尽,一路上说个不停。

  李少青说,和杭州相比,太原不算大,但很“精致”,绿化丝毫不逊色。不仅是主干道,就连小街巷的两侧也种满了树,还有不少彩叶树种,五彩斑斓很漂亮。

  对于迎泽大街,她的印象很深,直说“这条街道真宽阔,真气派!”尤其是听赵文婷讲述了“三晋第一街”的前世今生后,老人更是啧啧称赞。

  赵旭算是故地重游,感受更为深刻。“太原,变了!”他说:“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相比十几年前,简直‘判若两人’。地铁、快速路、高架桥、下穿隧道,交通很顺畅,再也不是印象里的模样。”

  感慨

  在之后的日子里,老两口与久居于此的人一样,逛菜市场,亲手做一日三餐,感受浓郁的“烟火气”;走进公园,悠闲散步赏景,体会慢生活。时常,他们会和楼下的老人们聊天,听人们说太原的风土人情、悠久历史。

  “我在迎泽大街上专门留意过,很难见到人们扔掉的垃圾。在钟楼街,那么多人,可地上依旧挺干净。”李少青在感谢信中提到“太原的环境很干净,我不但常见到身穿橘黄色工装的环卫工人辛勤清扫路面,还时常看见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擦拭公共设施。”

  两位老人感慨:难怪太原的热度高,来一趟可以逛很多精美的博物馆和古建,品尝各种特色面食和小吃,甚至可以以太原为枢纽,策划不同主题的周边游。他们临走时说:“这次来值了,以后有机会,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