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华文明早期辉煌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太原开讲

解码中华文明早期辉煌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太原开讲

发布日期:2024-07-06 来源:太原晚报 浏览量:792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45场活动,7月5日在太原市博物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陶寺遗址考古领队高江涛作了题为《和而不同:陶寺考古揭示的中华早期文明》的演讲。

  本次讲座中,高江涛将自己扎根陶寺18年之久的考古历程进行了研究和梳理,通过详实的考古证据与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听众穿越回距今约4300年前的晋南陶寺,揭秘这座古老都城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其作为黄河流域进入早期文明社会的最早实证,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在演讲中,高江涛指出陶寺的地理位置,恰好处在河谷低地和山麓高地之间,相对封闭的小区域地貌和优渥的自然禀赋,为早期文明的孕育提供了肥沃土壤。城垣、观象台、墓葬群……一系列遗迹的揭露,构建起了一幅生动的早期文明图景,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组织结构与技术水平。特别是观象台,反映了先民对天文历法的深刻理解与应用,对于农业生产及社会秩序至关重要。

  谈及陶寺文明在中华文明脉络中所处于的地位,高江涛强调陶寺文明作为早期国家形态的雏形,展示了王权礼制的初步形成。陶寺不仅是可能的“中华尧都”,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关键节点。它与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齐家文化等其余区域中心相互作用,其文明成果为后世文明体系奠定了基础,共同书写了华夏文明的宏大叙事。

  关于陶寺文明的启示,高江涛总结认为,陶寺文明的治理智慧、社会结构与文化创新,成为了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彰显了“和而不同”的文明特质。通过对陶寺遗址的研究,得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包容性,从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发展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场活动属于“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文化传承发展系列宣讲,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山西省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