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9时,伴随着3颗信号弹的升起,来自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武警太原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市矿山救护大队、康汇航空、太原市玖玖玖救援服务公司、山西火蓝搜救犬救援队等300余人的救援队伍,迅速进入演练状态。
本次演练模拟我市某地发生5.5级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倒塌、煤矿坑道坍塌、危险化学品泄漏、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我市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及时派出多支抢险队奔赴震中开展救援。
火灾扑救
地震导致“云顶家园”发生燃气泄漏并燃烧。市消防支队的救援人员到达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首先控制火情。救援人员立即布设两支水枪,对泄漏点实施喷淋稀释,有效降低了危险性。同时展开救援。救援人员立即对各出入口进行安全警戒,设置安全员对现场安全进行管控,火情侦查小组着手火情侦查。在建筑物内共发现5名被困人员:二层有4人,另一人位置无法完全确定。
消防救援队员迅速带4支水枪进入火灾现场,一边进行扑救,一边营救被困者。4名被困人员成功疏散。10分钟后,消防队员发现最后一名被困人员处于顶楼,因腿部受伤无法逃生自救。救援人员采用绳索技术将被困人员从楼顶运送至地面安全区域,迅速利用搭建斜行提拉系统进行营救。15分钟后,最后一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30分钟后大火已完全扑灭。
废墟救援
地震还导致“河西社区”房屋倒塌严重,并有人员被困废墟之下,情况不明。山西火蓝搜救犬救援队接到指令后,迅速到达救援现场集结,开始搜索。搜救犬发现被困人员,吠叫进行示警,对被困者进行定位。紧接着,武警太原支队的官兵们迅速跟进,展开废墟救援。
救援第一步,是对被困者所在位置周围实施安全破拆。安全破拆小组携带内燃无齿锯、内燃环锯、电锤、三脚架、软质担架等专业救援装备,综合运用打孔观察、切割和移除3种手段实施破拆。打开通道后,利用三脚架连接挂钩,将切割出的几何图形拉出,随后将受困者救出。现场转入斜向救援阶段,救援人员通过一系列配合,将被困者转移至一处高台,等待下一步救援。
山西康汇航空运营有限公司航空救援大队的直升机呼啸而至,空中悬停,下放救援绳索,地空配合,被困者以最快的速度被运离现场。
地下救援
地震发生后,常胜煤矿井下巷道发生顶板坍塌。市矿山救护大队接警后立即出动。现场了解,井下一人被困,巷道破坏严重,有害气体浓度较高。按照救援指挥部命令,立即入井施救。在井下,救护队员探明有害气体浓度、巷道顶板支护、围岩破坏程度等情况,缓慢进入坍塌巷道搜寻被困人员。救护队员发现一名被困人员,意识清醒,左小腿骨折,随即对伤员进行急救包扎,避免其二次受伤。包扎完毕后,用担架将伤员搬运升井,完成救援任务。
危化处置
地震导致某化工厂水塔苯储存罐罐体破裂、泄漏,情况十分危急。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到达现场,立即搭建现场指挥车,用无人机侦查实行全方位监控,3人侦查小组操作侦检机器人进入现场侦查,4人气体监测小组进入现场周边监测气体浓度,6人待机小组,做好待机准备。侦查小组和气体监测小组分别向指挥部报告了空气中的苯含量以及现场基本情况,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方案确定后,堵漏小组携带堵漏装备,进入现场进行强磁堵漏,经紧急操作,险情得以排除。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演练代表着我市抗震救灾、应急救援的真实水平,体现着我市救援力量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实战实训、联战联训、科技强训,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防灾减灾事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具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