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 跨越“鸿沟” 八旬阳光奶奶“玩转”直播

传递温暖 跨越“鸿沟” 八旬阳光奶奶“玩转”直播

发布日期:2023-04-06 来源:太原晚报 浏览量:611

直播间里的刘奶奶。

  “家人们,我们又见面了……”每个周六下午,家住老军营小区的刘希英老人就笑眯眯地坐在手机屏幕前,开始直播。聊故事、谈人生……刘奶奶直播时谈笑风生,还能熟练地操作各种应用软件,谁能想到,老人家曾经因脑出血瘫痪,现在是二级残疾。80岁的刘奶奶慈祥、温和,直播风格就如日常唠嗑,被网友亲切地称作“刘大姐”“刘妈妈”“刘奶奶”。

  阳光“主播”

  4月1日下午3时,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子洒进房间,室内一片祥和。刘奶奶虽然独居,但生活绝不凑合,房间内收拾得井井有条,白色家具简洁整齐,床上铺着清新的格子床单,看上去温馨舒适。

  刚刚午睡起来的刘奶奶洗脸、梳头,一头银发的她气质端庄、神态慈祥。3时50分,刘奶奶戴上老花镜,打开手机,开始直播。“家人们,我又来了……”刚刚开播几分钟,七八位老朋友已经进入直播间,大家相互问候着。“一周没见,大家过得咋样?”看到老朋友,刘奶奶特别开心,笑意盈盈地和大伙儿拉着家常。

  “灯牌一亮,前途无量……”时不时有新朋友进入直播间,刘奶奶也熟练地用网络语言和对方打招呼,并介绍着自己。“我今年80岁了,很高兴在这里见到老朋友,认识新朋友。人活一世,就是要开开心心。大家有啥开心的事,可以在这里说说;有啥不开心的,也可以在这里唠唠……”说着,刘奶奶在直播间放了一段音乐,悦耳的旋律流淌在这个不大却无限的空间里。

  自强奶奶

  直播间的刘奶奶普通话中带着文水口音。她出生于文水,上学时曾经是班里的文艺骨干、学习标兵。但因家里穷,初中没上完就回家务农。刘奶奶生性要强,在太原成家后,为了谋生,中年时还曾创业,拉起队伍搞建筑装修。

  直到3个儿女都成家立业,刘奶奶开始安享晚年,她每天打太极拳、练太极剑。生性认真的她干啥都投入,不练则已,一练就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太极拳(剑)比赛中屡屡斩获金奖。至今,她家墙壁上还挂着几十枚亮闪闪的奖牌。

  7年前,刘奶奶因脑出血陷入昏迷。当时,医生下了“判决”——“以后老人即便醒来,也可能是植物人!”但生命力强大的刘奶奶还是苏醒过来,经历了最初的极度失落和难过后,她心里下了决心:“绝不能躺在床上一直让人伺候,要自己站起来!”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右侧身体渐渐有了知觉。出院后,她尝试凡事都自己来。无法翻身,就跪着一点点努力翻,她经常支撑不住身体倒在床上,摔倒了就再爬起来。刚开始下地学走路,她一步只能挪两寸,但她硬扶着墙,坚持了下来。

  一年前,虽然右半侧身体还没有恢复到病前的状态,走路并不灵便,右手也不灵活,但刘奶奶已经不需要儿女照顾,可以独立生活了。她的语言功能也得以恢复,可以与人正常交流。

  尝试直播

  在家休养的日子,刘奶奶发现了很多有趣而有用的应用软件。她学会了从网上下单,买一些物美价廉的物品。以前出门需要打车时,都是女儿帮她约好网约车,再通知她。刘奶奶觉得这样太麻烦孩子们,便下载了网约车软件,自己琢磨着使用。一次去女儿家,她自己约车、坐车,直至抵达女儿家楼下。“您啥时候学会自己打车了?”对老母亲超强的自学能力,女儿非常惊奇。

  出门遛弯时,刘奶奶看到别人刷抖音,很好奇,自己也下载好软件。刚开始,她只是看别人直播。在网络上,她看到四川年过八旬的老爷子直播自己的生活,看到江苏的企业家讲述创业历程。大家的故事使刘奶奶受到触动。去年,她心里有了想法:我们这样出门不便的老人,通过直播方式聊聊天,是不是也挺好?

  说干就干,老人也开了直播间。最初,她不懂怎么与别人连线,如何与大家互动。在热心网友的帮助下,一年多来,思维敏捷的刘奶奶渐渐摸到了直播间的“门道”。

  年轻心态

  “谢谢你的玫瑰花,祝你天天有钱花……”“谢谢你的大啤酒,祝你越过越富有……”“艳姐,灯牌一亮,属你最漂亮。黑眉毛、大眼睛,一看好像范冰冰……”

  甭看刘奶奶是八旬老人,但她直播时,网络热词一套一套的,网友都被这位可爱的老人所感染。“看到您,就像看到我妈妈……”“刘大姐好可爱,每次见到您,我都觉得特别亲切……”刘奶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遇到有人倾诉烦恼的事,她就帮助开解开解,大家都很喜欢这位可爱的“时尚奶奶”。

  除了直播,刘奶奶还下载了编辑软件,拍了几百条短视频,配上正能量满满的文案。“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家团聚,互相陪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要错过、心中留下遗憾……”这些质朴的文字蕴含了一位老人的人生智慧,给人以启迪。

  每周一“会”

  最开始,刘奶奶每天都要直播,与大家聊聊天。但大病初愈,出于关爱身体的考虑,她最终定在每周六下午3时50分直播一次,每次两小时左右。

  到现在,刘奶奶已经有了5000多名“粉丝”。一些老朋友知道她固定在周六下午直播,每次都会进直播间转一转,和她聊一聊,其中不乏空巢和独居老人。每周一“会”,让他们在嘘寒问暖间感受彼此的陪伴和温暖。一位刘奶奶多年前资助过的老友从网上刷到她后,专门进直播间为当年的事情表达感谢。同一个小区的老人也成为她的“粉丝”。

  传递温暖

  经常有“粉丝”进直播间刷礼物,刘奶奶很细心,每次都将大家进直播间的时长、刷的礼物记在本子上。有时间了,她就进对方的直播间,同样送去礼物,回馈善意。

  作为独居残疾老人,刘奶奶常常得到老军营街道和老军营小区三社区工作人员的诸多关照。社区为她安排了助浴、理发、送餐、剪指甲等服务,过生日时还会送来蛋糕和祝福。感受着这些关怀,刘奶奶很知足和感动。直播时,她也会分享这些暖人的瞬间,将幸福传递出去。

  “直播时,我常常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刘奶奶说,在直播间,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有缘聚在一起,讲人生故事、聊生活状态,这在很少去外地的她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而她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更多人感受到力量和支持。

  跨越“鸿沟”

  “老人思维灵活,明辨是非,通过这种方式既解了闷,也有益于别人,传递善良和温暖。”对刘奶奶玩直播,儿女们很支持。

  上门慰问时,老军营街道党工委书记裴涛了解到刘奶奶直播的故事,被老人自强、年轻的心态所感动,他说:“刘奶奶虽然已经80岁,但心态特别好,对新鲜事物保持着好奇心,还乐于动手实践,令人称赞!”

  裴涛提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大多数人可以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智慧生活便利时,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面对的却是“数字鸿沟”的尴尬。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这条“鸿沟”,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出要针对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困难,组织行业培训机构和专家开展专题培训,提高老年人对智能化应用的操作能力。为了贯彻这一文件精神,老军营街道的各社区先后多次举办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教老年人学习使用微信、学会手机移动支付……帮助更多老年人融入现代社会,而在大多数老人刚刚起步学习时,80岁的刘奶奶已经掌握了多种手机应用软件的用法,还自如地开始“玩”直播,成为数字时代的老年“弄潮儿”,这种学习力和积极的心态令人钦佩,更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