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线燃气工程涉及挖掘、占用城市道路等审批事项的,由太原天然气公司全程代办——市城乡管理局通过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联合踏勘等方式,实现竣工验收和置换送通气同步实施,让企业用气不断档,经营不停歇。近日,已有山西会馆、晋阳家宴等项目因此而受益。
“一步精简”“一表申请”“一屏通办”“一窗受理”,市城乡管理局聚焦用水用气用热报装,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为城市运营提供有力保障。水气热服务,报装流程现已接入我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推行水气热等市政接入工程行政审批在线并联办理,实现窗口“一站式”联动报装、同步受理,水、气报装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供热报装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工作互促互进。
打破隐形壁垒,市城乡管理局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通过规范准入退出标准及程序,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营。目前,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项目达20个。太原市现有燃气经营企业32家,其中民营企业14家,占比43.75%;全市集中供热企业6家,其中:国有企业占比16.7%,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16.7%,民营占比企业66.6%。同时,对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强化考核监管,每月按照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的水质水量数据,对项目公司的运营生产、安全生产等情况进行监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达标的付费、超标的扣费罚款,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市城乡管理局用心用情,将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日常工作。为提升城市烟火气,该局加大小微企业帮扶力度,规范和设置便民经营点87处,提供便民摊位6995个,努力实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群众和城市规范管理的有机统一。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是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直观体现,关乎城市美誉度、项目承载力和百姓幸福度。市城乡管理局始终把市政基础设施要素保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首要任务,持续推进城乡管理精细化,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目前,该局实施的各类项目37项,已完工13项。去年,仅用5个月时间,该局便完成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供水、供热、污水处理、环卫处置4大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
此外,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市城乡管理局全面优化小型市政接入工程服务,实现供水、供气、供暖小型市政接入工程“三零”服务,即“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截至目前,供热工程受理10家,已全部实现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