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公布:首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名单

山西骄傲,6人入选!

发布日期:2023-03-02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 浏览量:939
图片图片图片

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100人候选名单公布

山西省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入选

分别是

王灏玮

莲花落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余艳平

传统棉纺织技艺(惠畅土布制作技艺)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素琴

上党梆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赵翠林

民间绣活(高平绣活)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蔺涛

砚台制作技艺(澄泥砚制作技艺)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薛生金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山西的这些非遗有多牛?

一起来看看


 莲花落 


莲花落是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艺术品种,在北方地区广为流传。清道光年间,莲花落传入山西。


图片


莲花落渐与山西各地方言融合,其中用晋中方言演唱的莲花落又被称为“晋中落子”,太原莲花落就是由晋中落子演变而来。


图片


被誉为“山西好声音”的太原莲花落,有着独特的韵味。太原莲花落的特色,在于是由一人表演,一个人一副快板,全凭一张嘴的功夫,边唱边说,抑扬顿挫。


 传统棉纺织技艺 


惠畅土布制作技艺兴于山西省永济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并坚持手纺、手织、草木染、手绣、手绘等自然工艺。


图片


惠畅土布含棉量100%,具有亲和皮肤、冬暖夏凉、透气吸汗、无静电等优点,图案绚丽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省东南部。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


图片

图源:山西卫视


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民间绣活 


高平绣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史记 苏秦列传》中有赵王“绣千纯,以约诸侯”的记载。


图片

图源:晋城非遗


高平绣活不仅包含刺绣、布贴、包棉刺绣等多种工艺,而且在刺绣手法上也独具特色。多取花卉、瓜果、吉祥鸟和瑞兽等自然形象,结合传统戏曲如《三娘教子》《白蛇传》等剧情场景作为表现内容。在色彩运用上,高平绣活一般采用黑、蓝、红以及鱼肚白为衬底,用艳丽明快的颜色绣出图案。


 砚台制作技艺 


绛州澄泥砚,其泥选自汾河两岸,经雕琢打磨后烧制成砚,质地精良,坚润如石,与端砚、歙砚、洮河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图片


澄泥砚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甚速,不损笔毫。因其制作周期长,成品率低而尤为珍贵。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始于唐开元年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


图片

图源:中国黄河新闻网

分为实用品和陈设品,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分大漆、木胎、灰胎、髹漆、描金彩绘和推光六道工序。整个流程共有几十个细分步骤,全部都是手工制作。

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繁星

一起为山西非遗喝彩!

信息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

64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