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育人初心,勇担职教使命 ——记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胡建芳

不忘育人初心,勇担职教使命 ——记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胡建芳

发布日期:2023-02-09 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浏览量:789

W020230104628085672929.jpg

俯首躬行,二十五载勤勉育人;春去春回,桃李争艳初心不改。她挚爱着职教事业,把爱和情怀都抛洒在这方热土;她忠情做一名匠心园丁,深耕厚植期待满园芬芳。她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锲而不舍又淡泊名利,坚守平凡又成就非凡。

——题记

胡建芳,女,1971年1月出生,山西河津市人,中共党员,山西农业大学农学博士,现任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现代农业专家工作室负责人。

胡建芳于199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从业以来,一直致力于职业教育和农业科技服务。2007年被评为运城市“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第四届山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2009年被列为运城市农业专家库成员;2010年被聘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面试考官;2010年被评为运城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被聘为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民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编写组成员;2013年被推选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职业教育集团第一批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014年被推选为山西省农林水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7年被评为“运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18年被运城市科学技术协会聘请为运城市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专业评委;多次被评为院级“模范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

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1996年7月,胡建芳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运城农业技术学校任教。在后来长期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她总是把育人放在教师职责的首位,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关爱学生的同时,引导并鼓励他们树立立志成才的远大志向,让学生们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1996年,担任农经十七班的班主任(中专班)期间,面对初中刚毕业,正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人生关键时期——“拔节孕穗期”的学生,年龄小,文化底子簿,认知能力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由于当时该班级容量大,56名学生良莠不齐,管理难度相当大。对班上特别调皮、爱捣蛋的学生,她总把他们看作自己未成熟的弟弟、妹妹,抱着一颗真挚、滚烫的心和他们交流、沟通,并时常带他们到自己的宿舍里一起吃饭、谈心,使他们很快能融入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期间,永济市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突发变故,面临辍学,她带领班级干部前往学生家里看望,自掏腰包为学生捐款300元(当时她当月工资仅400余元),并组织学生积极为该生捐款,解决了家庭的燃眉之急,帮助学生重返校园,令学生家长感激不尽。2009年,在她担任园林1班的班主任(高职班)期间,班里山东一个学生脚部腱鞘急性发炎,由于离家较远,学生父母不能及时赶来,她立马带该生前往医院就诊,办理住院手续,住院期间前后照料,直到学生完全恢复出院。由于她出色的管理和关爱,使班集体凝聚力增强,各项活动和学习成绩在同年级中都名列前茅,连续两年获得“模范班主任”和“优秀班集体”称号。2001年暑假,她带领学生去永济市许家营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与当地农民吃住在一起,在农户田间指导学生棉花、玉米等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取得较好社会效果,同年被评为山西省“三下乡”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她凭着自己对学生的关爱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她也通过对学生的信任,言传身教,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走近知识”  

自从胡建芳走上工作岗位,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在教学中,她注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改变 “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来组织教学,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起初,她担任了农学专业的作物栽培学、农学概论等专业课程,后来随着涉农专业生源萎缩,她又服从学院教学安排,陆续担任了高职英语、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课程,不论什么课程,她都会深耕其中,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认真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活动,换位思考学生所思所想,琢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格要求,在传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及学生专业能力双轨并行。同时,她非常重视学习充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保证所讲授的每一门课程都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胡建芳在担任园林1班高职班主任期间,在获悉部分学生想参加专升本考试,进一步深造学习,但因学生担心自己基础差,自信心不足,不敢报考。得知这一消息后,她第一时间找到这些同学进行谈心交流并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劲头并相信自己一能行。她就根据专升本考试课程的要求,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对这些学生进行专业课和高职英语课程辅导,使班级中5名报考学生通过考试,3名学生顺利考取山西农业大学园林专业,进一步深造学习。

她在工作和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充电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授教水平。2001-2003年,山西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学习,获农业推广硕士学位,2013-2015年,山西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获博士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学位。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胡建芳老师坚持立德树人,善于总结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从教期间,她主持并完成教研课题6项,其中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研课题3项:《涉农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对接研究》、《农业中专“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省级精品课程《果树生产实训技术》;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1331工程”课题《农业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与地方产业融合探索与研究—以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8年度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教材建设研究项目《 基于产教融合项目教学教材开发与建设---以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课程为例》。公开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改论文3篇:《农业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农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新升格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教改论文获奖4篇:《农业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对策与思考》获第六届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二等奖;《农业中专“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初探》获第七届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农业高职院校功能定位探索与实践-以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获第九届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思考》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三等奖。撰写职业教育“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两部:《园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

朴实无华,唯有暗香盈如故

96年入职以来,胡建芳除承担教学任务外,一直兼职教务处教学管理工作。她主要负责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相关工作,每学年完成全院教师和学生班级课表的编排及发放、教师和学生教材的整理和发放、教师年度考核表的发放、汇总及归档、高职专业和中职专业的备案和填报、新增专业的材料整理与上报、人才培养方案的组织修订、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撰写及报送、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的撰写与报送等等。工作琐碎、繁冗,但她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经常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高质量的工作标准使得她完成的工作常被同事戏称为“免检产品”,几乎年年被评为院级模范,工作成绩受到同事和领导的交口称赞。

二十余年间,教务处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她一人至今仍坚守在这个工作岗位,恪尽职责,脚踏实地。因工作成绩突出,2008年被任命为教务处副处长,2020年被任命为教务处处长。尤其在她担任教务处处长期间,时刻把责任扛在肩上,克服种种困难,作为牵头部门,在院办、党委工作处及相关部门协助配合下,搜集资料、整理材料,申报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20121年5月8日,经院校自荐、省级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我院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她挑头学院“1331工程”重点专业建设,哪里有困难冲在哪里,为学院的发展沤心沥血。她用自己的坚守阐释了什么是职业情怀,什么是使命担当,她用自己的低调做人和高标准做事,保证了教学教务工作顺利推进,保证了教学育人秩序井然,为学院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创新实践,累累硕果压枝低  

农业高职教育不同于高等本科教育,它更注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结合,通过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增强农业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胡建芳作为学院为数不多的博士,勇挑科研和实践重担,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专题技术讲座、技术咨询等,在生产关键环节上适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2016年,牵头与东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垣曲县华锋乡西型马村谷子生产示范基地开展的谷子品种筛选试验项目,从谷子播种到成熟的全生育期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都给予及时的跟踪指导,对于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引领谷子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该项目被多家电视台跟踪报道。她作为一名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更是长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办讲座、现场指导,把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通过实践合作,丰富了她的理论知识,也使得她的教学更接地气,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通过科研实践和行企业合作,她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其中,主持完成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攻关课题1项:《不同电场强度对番茄生长发育效应研究》;主持参与完成运城市级科技扶贫课题2项:《“树葆”技术在玉露香梨栽培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核桃林种养结合立体经营技术示范推广》;主持参与完成运城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项:《2019年乡村振兴战略资金优质专用小麦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垣曲小气候条件下优质高产谷子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参与省科技厅科研课题3项:《沾化冬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极早熟短枝红富士株变研究》、《果园微气象条件下精准用水试验研究》。在省级、国家级以上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二十篇,代表性论文《优化高压电场处理提高高粱种子活力》、《优化高压电场处理对谷子种子萌发期内源激素影响》被工程索引EI收录;参编著作2部:《华北落叶松》、《日光温室油桃栽培200问》;参编教材三部:《计算机应用基础》、《果树生产技术》(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园艺设施》(全国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蔬菜生产技术(全国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组织参与精品课程一门:《果树生产技术》。此外,2021年她牵头编写《运城面粉》、《运城蔬菜》、《运城苹果》三个品牌标准,推动区域特有农产品走出运城。

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胡建芳始终对教育充满着热爱和敬意,并固守着对职业教育的一份执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坚持立德树人,做学生成才引路人,引导学生把个人梦想和民族伟大复兴梦相融合,激励学生以饱满的激情去实践和追求梦想,让人生出彩,为新时代建功。

           信息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图怪兽_62794b9958495f924cddcab9150f586c_2132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