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躬耕不辍——记山西省晋中学院教师陈勇强

三尺讲台,躬耕不辍——记山西省晋中学院教师陈勇强

发布日期:2023-02-04 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浏览量:817

简简单单的一种称呼,却有着不同的责任和含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始终坚守一名教师的初心,默默守护着他的“孩子们”,岁月流逝,初心不改,平凡的每一天也是不平凡的每一天。    

—— 题记

陈勇强,男,汉族,1982年9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同年到晋中学院工作,2015年晋升副教授,2019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任晋中学院党委委员,化学化工系主任,入选2018年度“三晋英才”支持计划。8年来他倾心于教学科研第一线,赤诚之心给了学校,给了学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陈勇强同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心向党,立场坚定,有理想信念  

陈勇强同志是一位有着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自觉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积极开展工作,矢志不移地沿着学校“12831”内涵发展思路前进,努力发挥好“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的引领作用,为学校“硕单”建设做好奉献;坚持“以本为本”,做到“四个回归”,以学促进,以学教学,将党的教育思想和方针付诸于实际行动。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岗”的作用,荣获了“山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爱党、爱国、爱教育,这是他的“三爱”思想,时刻铭记于心。他自己这样做了,同时也影响着身边的同事,影响着他的学生。闲暇之余,他总喜欢与大家聊党史,聊教育史。他深知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灯塔,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方向标。在价值取向的多元时代,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为学生播下梦想的种子,才能够为学生的人生路铺下人格的基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有道德情操  

凡事首先在于德,教书育人更是如此。陈勇强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信念坚定,勤恳敬业,任劳任怨。他始终以德为先,以身示范,坚守教学一线和学生教学相长。他把大部分时间留在了教室、学生宿舍和实验室,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与学生一起“解难题”、聊科研、做实验,严格把关,不容半点马虎。私下他又是学生的知心人,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学生谈理想、话人生、谋未来。陈勇强同志先后荣获山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劳动奖章”、晋中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和优秀辅导员称号。

2015年,他所在的物理化学教研室共有4名教师,其中3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陈勇强同志任劳任怨,主动承担了物理化学教研室大部分的教学任务,年均授课300学时以上。他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虽然陈勇强同志代课时数大、课程多,仍然能够有效地将各门课程融会贯通,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用化学解决生活中问题。他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不懂就问,与此同时他还注意收集整理学生对教学问题的反馈意见。因为学生是教学的直接施予对象,学生听懂没有,学到没有是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基于他创新的教学方法,每学年学生评教都为优秀。每每看到一届届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步入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和更高的学府进一步深造的时候,他都感到无限的欣慰。特别是一些学生在成为教师后发来信息说“陈老师,我现在就是按照您的授课方式在教学,而且效果非常好”的时候,他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这是他最骄傲的时刻!

作为一名兼职班主任,他以身作则,坚持自习跟班,坚持宿舍走访。2013级化学2班,这个名字永远刻在了他的心里。四年中,他主动关心学生,尤其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和贫困生,他总是如兄长一般亲切,用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用心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学生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就是“四年,不能让你们每一个人留下遗憾”。50名同学宛如亲人一般,爱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直到不断地长大。2017年,盛夏时节,忘不了分别之时的抱头痛哭和依依不舍,这份师生情远胜师生情。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学生在毕业时有“十佳毕业生”、“优秀毕业生”、“优秀班干部”等等。现如今,这些学生中有的在攻读硕士、博士,有的也成为了一名教师,有的在企业的技术岗位……。高尔基说过:“给,永远比拿更快乐。”这说出了他的心声。

成长导师,一种无上光荣的称呼,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他已连续三年担任了大一新生的成长导师。他喜欢这份工作,也热衷于这份工作。每年大一新生入学时,这都成了他的期待。一张白纸如何让它在四年中变得五彩斑斓,他深思过,努力过,终究要对得起家长和学生,更要对得起人民教师之一称号。作为成长导师,不仅仅要在学业上指导学生,方方面面都得下功夫。教室、实验室、宿舍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微信、QQ、抖音都记录他们的点点滴滴。耐心和付出,真诚和交心,这是他的一贯原则。大一,是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关键转变期,引导得当会一本万利,有失偏颇就会失之千里。“上了大学就没事干了”,这种思想影响着很大一部分学生。这时,陈勇强同志就会讲自己的故事,讲同学的故事,讲学姐学长的故事,孩子们是喜欢听故事的,也是能听得懂故事的。几个故事之后,他就变成了孩子们的“强哥”。

术业专攻,矢志不渝,有扎实学识  

好的教学不仅在于教,更重要的是在于学。陈勇强同志从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开始,总是怀着清晰的目标走进课堂,不断反思、总结、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反转和现场课堂,实时融入思政元素,融入自己的科研成果,努力打造学科“金课”。课下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尽可能做到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拥有一桶水的境界。物理化学,在化学专业课程中是一门较难讲授的课。2013年,刚刚成为一名教师的他就接手了这项教学任务。上册下册同时上,一时间感到手足无措。怎么样才能把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等这些枯燥无味的定律、公式和符号变成动感的音节传播给学生?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着实需要下一番大力气。线上线下听名家的课,跑图书馆翻阅资料,寻找生活中的切入点,每天忙的不亦乐乎。终于,一张张相图在学生眼里变成了最美的图画,热力学的四个定律变成了会跳动的音符……。只要有他的课,从没有一位缺课者,从没有一位玩手机者,从没有一位倒头睡觉者,渴望求知的眼神从来不会偏离。陈勇强同志先后荣获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晋中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等荣誉和称号,他作为主讲人之一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

陈勇强同志一直认为高校教师不能没有科学研究,脱离了这个根本,难于讲好课。他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为学生、学校、社会三服务的理念,奋战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主持完成了晋中学院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批了晋中学院第一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共主持及完成了4项科研项目,参与了2项教学改革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如Chem. Sci., Inorg. Chem., Cryst. Growth Des., CrystEngComm, J. Solid State Chem., J. Coord. Chem., Aust. J. Chem.等)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独著专著1部,参编1部。这些科研成果为化学化工系化学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对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他主持筹建了功能配位化学实验室,牵头建设了“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开创了新升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的新模式——以科学研究带动教学实践,积极引导本科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在执教过程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进教学,指导的本科生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高校学报论文1篇。近年来,他团队培养的本科生考入了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等知名学府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陈勇强同志很注重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研究精神,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做好科研,如何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从2015年开始,他将大二的部分学生带到实验室,让他们了解科学研究,让他们热爱科学研究,每届如此。至今,已有20余名学生从他的实验室走了出来,继续深造攻读学位,有2名学生已经在攻读博士学位。他从不认为二本院校的本科生做不了科研,在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科研成果不断出新。2019年,2名学生历经2年时间完成了一篇二区论文的实验和部分内容的撰写工作,看到论文的发表,她们笑了,他也笑了。

现身说法,喋喋不休,有仁爱之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老师,良苦之用心,不亚于父母之爱子。他所带的每届学生都适应了他这个“话痨”,喜欢上了这种喋喋不休。他所带的课程都是在每届学生大二或大三时,这个时间段对于大学生来说又是一次转型期。第一节课他总会讲自己的故事,对于这样一所二本院校来说,他的求学经历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相似之处,类似的过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够聊到一起。他总是从小学聊起,一直到中学,到大学,到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再到工作之后……。就在前段时间,2016届的一名学生给他发了一条微信,写到“老师深夜打扰,读大学时我知道您是专升本,后来读的南开大学,一直谨记于心。家妹99年生,也是专升本,我一直用您的事例鼓励她。今年她以复试第一的成绩上岸34所吉林大学读外哲。跟您当初相差甚远,但于她这个结果也很棒,很感谢您大学时对我的教诲,您的正面影响充沛我们的一生。”每每收到学生的来信,看到他们的成长、成才和成功,此刻是陈勇强最开心的时候,也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值得骄傲的时候。2012级有位很“不听话”的学生,也曾经是老师们眼中的“差等生”,留过级服过役。2015年,他把这名学生带到了他的实验室,让他参与科研项目,让他感受化学之美,和他谈理想谈人生。在2018年,这名学生考入了天津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用心去感化学生,用心去引导学生,为学生的未来着想,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这便是一名教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陈勇强同志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人民教师的责任与义务,默默耕耘与奉献,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信息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图怪兽_62794b9958495f924cddcab9150f586c_21323.png